新闻中心 News
青岛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 高端平台筑巢引凤
浏览数:2518

青岛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 高端平台筑巢引凤

 

来源:青岛早报    发布时间:2015-01-19

 

    去年全年,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117012人,其中,博士和正高级职称人才1182人,硕士、副高级职称和高技能人才11216人,高层次人才占了总数的11.6%。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我市去年围绕蓝色、高端、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通过举办蓝洽会、博士青岛行、赴省外招聘、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等方式,吸纳了一大批人才来青就业、创业。据了解,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使青岛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青岛市人才总量突破144万人,其中两院院士51人。

 

    【人才服务】 打造“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以前办理毕业生、留学生手续、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档案托管和落户等业务,要分别跑至少3个办公点,有时候资料带不齐或人数比较多,甚至得跑好几趟,几天都办不完,很不方便。”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人事处工作人员张凌云的“抱怨”并不是个例。据介绍,此前我市人才服务的职能业务分布在全市20余个职能部门,办理相关业务往往要在不同部门间往返多次。但这种情况在去年8月得到了改变。

 

    市人社局从优化人才服务入手,建成全新的人才服务综合体——“青岛人才中心”,并于2014年8月20日在位于海尔路的市人才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今后,无论是企业引进人才,还是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外国专家等办理相关手续,只要进一个门就能全部搞定。这标志着我市所有人才服务的职能业务打破部门分割,实现了一口对外的目标。记者在青岛人才中心一楼大厅看到,这里分别设置了人才引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技术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外国专家等10多个业务服务窗口。“自从人社局有关人才工作的办公点整合之后,学校大部分人事业务在这儿都能集中办理,简单业务一次就办完了。”张凌云说。

 

    【平台建设】 打造高端平台筑巢引凤

 

    “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人员增多,有了新增办公用房的需求。这次成功申请后,办公用房扩大了近一倍。”在位于城阳区长城路的青岛博士创业园里,青岛浩釜铭车辆科技有限公司的张广世颇为满意地告诉记者。浩釜铭车辆科技有限公司是青岛博士创业园首批入驻企业之一,2014年1月份入驻以来,在园区前三年房租全免、贷款补贴、创业资金扶持、研发资金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下,公司发展迅速步入正轨。而像浩釜铭这样由博士创办的企业,在博士创业园里已经有61家。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陈慧平介绍,我市以高端平台聚集高端人才,筑巢引凤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来青创新创业。位于城阳区长城路89号的青岛博士创业园便是其中一例。61家企业中,千人计划专家1人,博士后11人。先期入驻企业中已有4家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总营业额约312.55万,吸纳就业约300余人,其中,吸纳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6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就业,已逐渐成为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创业创新平台,推动了全市、特别是城阳区经济发展。

 

    2014年5月6日,由国家人社部和青岛市政府共建的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揭牌,我市高层次人才积聚平台再添一处。该园区于2012年经人社部批准与市政府在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主园区共建,旨在打造集聚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的载体、培育国际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平台、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器。创业园每年设立1亿元青岛“人才特区”专项资金,对留学人员创业给予启动资金扶持、高新技术资助、免费工作场所、人才公寓等优惠政策,为留学人才提供优良工作生活配套服务。现已引进“千人计划”专家16名,海外归国留学人员180余名,留学人员企业60余家。

 

    【人才引进】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2014年10月18-19日,第五届中国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青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举办。据了解,本届蓝洽会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就有近140名,另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带着技术或项目前来寻求合作。大会共达成540多项合作意向,比上届增长59%,其中“千人计划”专家项目54个,重点对接的约20名“千人计划”专家拟落户我市。

 

    在继续发挥传统“请进来”引才平台作用的同时,去年,我市还不断尝试开辟新的引才渠道。去年,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共同举办了“2014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系列活动,这也是我市首次举办这类活动,共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40余家国内重点知名高校的604名博士生代表和40余名高校代表来青,与我市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项目合作意向290个。

 

    此外,去年市人社局“走出去”,共组织170余家单位,赴北京、武汉、哈尔滨等11个国内重点城市举办了14场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共发布岗位需求10133个。

 

    【信息系统】 助力人才服务“智能化”

 

    “随着网络、微博、微信的普及,我们今年进一步完善了人才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拓展人才服务智能化。”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陈慧平介绍说,以往,我市与人才有关的政策信息、资料查询、项目需求、求职招聘等信息发布分散在市人社局下设的多个网站,缺乏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

 

    为更好地营造人才创业创新环境,给更多人才提供更为便捷优质的服务,市人社局在积极创新人才服务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大数据背景下人才服务工作的新情况,从去年5月起,构建了以“e网e库e中心”为基础的青岛特色人才服务信息化体系。

 

    结合人才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的特点,市人社局开发建设了人才服务移动终端系统。今年7月,专门为各类人才提供随身服务的微信公共账号——“青岛人才”上线运营,服务内容包括综合查询、信息推送、自助办理、专题链接、微社区等功能,开设了服务大厅、毕业生专区、互动社区三大服务区域,推出了专业技术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外国专家、人才市场、社会保险查询、毕业生就业创业、毕业生档案查询、博士创业园等12项专项服务板块。各类人才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快速了解青岛市出台的人才政策信息,获取专业技术人员、留学人员、人才引进、人才市场等领域的专项服务,也可通过微信账号查询自己的社保、档案等信息。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了政府与人才间真实有效的互动交流,提供了智能化、个性化的人才服务。

 

    【引才成果】 人才总量突破144万

 

    2014年全年,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117012人,其中,博士和正高级职称人才1182人,硕士、副高级职称和高技能人才11216人,本专科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104614人。共引进外国专家2668人,引进留学回国人才2513名。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使青岛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青岛市人才总量突破144万人,其中两院院士51人,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人选5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6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200人,山东省泰山学者和海外特聘专家152人。有7家中科院系统院所落户我市,先后建成启动博士后站78个,累计招收博士后1235人,有近半数博士后出站后选择留青就业创业。各类人才在青岛描绘人生画卷、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推动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集聚了强大的人才力量。(记者 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