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试卷命题之秘
导语:在谢小庆看来,采用笔试的方式选拔公务员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果没有公务员考试,在2010年录用的新公务员中,干部子弟所占比例可能就不会是7%,而可能是20%、30%,甚至更高。
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有152万考生通过了资格审核,其中近100万人参加了考试,而只有不到10万人可以拿到国考面试的入场券,最终将有19538人成为这一年新选拔的国家公务员。
如何从近百万考生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人?通过135道选择题和5篇作文。
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名誉所长的谢小庆就曾是出题人之一,也是把行政能力测试(简称“行测”)引入公务员考试的民间第一人,按照他的说法,考试往往只有“汰劣”功能,并不具备“择优”功能,行测便是履行这一职能的最好手段。
以往每年谢小庆都会期待成绩公布的这个日子,因为从成绩单上可以看出自己作为出题人的心血。“我们觉得最好的题目答对率是50%,如果一个题所有人都答对或者全都答错,那就没有区分度。”他说。
自从1988年底第一次被邀请参与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命题,谢小庆一做就是18年。“现在都是我的学生在做,我已经不再主动关注了。但是国家怎么选公仆,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影响。”谢小庆说,公务员笔试是不得已的办法,目前的录用程序是综合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一种妥协方案,我认为是基本合理的。
到底怎样才能选拔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公务员呢?谢小庆坦言,这真是一门学问。
试题出炉
虽然2006年就基本脱离了公务员考试命题工作,但对当年受邀参与命题的光景,谢小庆记忆犹新。
1988年,人事部组建了考试录用司。“当时第一任司长是戴光前同志,他退休的时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邀请我的是考试处的毕雪融处长,现在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司长。”谢小庆说。
起初和他一起参与命题的是几位大学同学。谢小庆是北师大心理系78级,车宏生是北师大心理学院建院院长。他说,现在考试界两个主要的学术组织,一个是中国心理学会测验专业委员会车宏生,现任理事长;另一个是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测量分会冯伯麟,担任了多年理事长;还有一个同学李德伟,1993年去了美国。“最开始参与命题的主要是我和这几个我的同学。”谢小庆说。
但熟归熟,命题的流程还是要完整地走过。以行测为例,要通过征题、初筛、送审、会审、成卷这几个步骤,才能拼出两套完整的试题。
谢小庆组织出题时,首先会找几十位信得过的老师征题。在征题的同时与出题人签署一份保密协议。
征题结束后,需要对大量的题目进行初筛,通过筛选的题目会送到专家组开会讨论。“争议太大的题目会搁置。有时候我认为这道题不容易,而另一些人认为这道题太容易。我选的题被否是常有的事。”谢小庆说,如果一个题所有人都答对或者全都答错,那就没有区分度。考完试出题组马上就能统计出答对率,这是最基本统计,每年都会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复杂的统计。
当然,会审结束后,最后的定稿还是考试录用司的负责人。为了避嫌,不到考试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非分管的领导都不会接触试题,分管的部领导会对题目进行审查。最后的拍板主要是考试录用司的领导。
变与不变
十几年过去了,公务员试题的出题人几番更迭,命题团队有所扩大。例如,行测的命题组成员已从最初的4人扩大到几十个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也出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从1994年到2000年,6年里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不过3万人。从2009年起,每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都超过了100万。今年通过资格审核的有152万人,真正参与考试的人数在100万左右。
谢小庆说,招考的岗位越来越多,考生数量日益增加,为了从数以百万计的考生中选拔出公务员,考试也一直在改革。
1988年人事部考试录用司成立后,希望把考试引入公务员的录用。1989年,公务员考试开始在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分单位举行,那时叫做“中央国家机关补充工作人员考试”,主要针对个别部、委、办、局,不是全国统一考试。当时的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占10%)和公共基础知识(占90%),后者主要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行政管理、文秘知识等,考察内容包含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
1993年起中国正式开始实施公务员制度,公务员考试也从1994年正式开始。谢小庆回忆,当时的公务员考试行测和公共基础各占50%。通过公务员考试招人的部委也逐渐由30个扩大到100多个,而许多部委在录取公务员时希望招到真正有能力的人,就在录取时去掉了公共基础知识的成绩,仅凭行测和面试成绩决定录用。由于自下而上的不认可,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2000年开始,申论被纳入考试范围。2002年,国考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如今全国的公务员考试中,只有江苏省还保留着公共基础知识这一科目。
但是改革起来并不容易。任何一个改革,都涉及到方方面面,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可改的也需要相关领导拿出魄力。“当初行政能力测试能移到公务员考试上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最高级领导都提出非议:你这个政治怎么考?特别是到了2001年,把公共基础知识,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都不考了,政治标准如何把握?这个在当时来讲是非常艰难的,需要眼光和魄力。”谢小庆至今还仍很感念当时他的领导。“改革只能靠‘蚕食’和‘蠕动’,没法大刀阔斧。”提起公务员考试两次重大改革,他深感不易。
需要什么样的人?
几位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开玩笑说,行测之所以考这么多庞杂又专业的知识,是为了把会聊天的人选出来,因为刚工作的公务员没有太多正事要做,只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和各种人聊到一起去。
针对这一说法,谢小庆说:“作为行测和申论这两个考试来讲,出题思路都是相当稳定的,十几年来也没有什么变化。我们考的是做公务员最基本的能力,包括言语的理解和表达、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等。这一点一直没有变。我们考的是变化之中相对不变的、比较稳定的那部分。我们考的不是智力,是行政职业能力,是能力中影响到你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那部分能力,我们的思路就是考能力,对记忆力要求较低。”
但是,用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价不标准的考生,是考试的根本局限。由于这种局限,考试往往只有“汰劣”功能,并不具备“择优”功能。“每个考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谢小庆说,“拿申论来说,很多考生的水平比阅卷老师都高,如果他写的东西阅卷老师看不懂,他就被淘汰了,但实际上他可能是很优秀的人才。这也是我们要增加客观题的原因之一,因为客观题可以杜绝阅卷的主观因素。机器阅卷成本低,但主观题更能判断一个人的素质。我个人认为,面试就比笔试的选拔性更好,但可能更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笔试环节基本是公平的,你笔试不上线,谁也帮不了忙,在笔试的评分中,没有什么操作空间。我指的是中央这块儿,地方上我不敢说。”谢小庆这样说。
不过,如果没有公务员考试,可能是另一种情况。谢小庆认为,如果没有“凡进必考”的政策,在2010年录用的新公务员中,干部子弟所占比例可能就不会是7%,而可能是20%、30%,甚至更高。
更加根本的问题是:即便是通过了能力考查,又如何考查一个人的品格适不适合担任国家公务员呢?
据记者了解,怀有修齐治平的抱负去考公务员的人不少,但奔着稳定安逸去的也大有人在。而更多的人则认为,公务员不过是“就业的选项之一”。
那么用什么办法能让有志于公务员并且德才兼备的人才被选拔出来呢?在谢小庆看来,采用笔试的方式选拔公务员是不得已的办法。显然,人才选拔的最好方式是“试用”。这是比“考试”好得多的人员评价方式。
“我觉得公务员考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笔试时建立题库,采用机考,最大限度的避免作弊。同时切实让‘试用’发挥作用。现在的试用期是一年,一般都是走个形式。我建议试用期改为三个月,试用期要刷人。还有就是省部级以上的公务员不再考试,改为从基层选拔。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样更容易选拔出真正德才兼备的人。”谢小庆说,“但是这样一来,选拔的公平性恐怕又难以保证。”
到底怎样才能选拔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公务员呢?选公仆,真是一门学问。
(转自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