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的职业心理适应性及调适
青年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进入就业市场,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学生参加工作初期,不仅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困扰,而且由于不同职业环境所处的社会地位及组织结构的特殊性,还会遇到很多特殊的心理适应问题。怎样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已日益成为各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一、职业心理适应过程
每一位从学校进入社会职业环境的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职业、新的工作岗位、新的人际关系等因素,在工作技能和心理上都要经历的一个从很不适应――逐渐适应――完全适应――再到不适应――逐渐适应――到完全适应的反复循环的职业心理适应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职业的不适应逐渐适应到完全适应,心理上又会表现出由初期烦躁、易怒、冲动等特点转而到满足、平安、稳定、成熟等心理特点。
(一)职业心理适应期的个人差异
一般而言,从学校进入新的工作岗位,经过心理不适应,再到心理基本适应具有周期性,其周期一般需要三到五年。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对职业的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职业心理比较脆弱、自我调控和自我适应能力差、缺乏辩证思维的学生,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与周围人交流少,人际关系紧张、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支持的学生,往往对职业的心理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身处职业环境差的工作岗位,特别是面对的领导不开明、人际关系复杂、人际矛盾较多的工作环境中的学生,往往对职业的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
(二)职业心理适应期的主要特点
在职业心理适应初期,压抑感是一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这种压抑感主要由四种心理感受组成:一是个性失落感。大学是学生个性张扬的地方,而新的职业环境则是一个强调共性的地方。学生在高校养成的个性往往在工作环境中不被欣赏,因此容易产生失落感。二是层级挤压感。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的组织是松散的扁平型结构,而供职的职业环境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科层制结构。刚从学校到新的工作单位,在工作上,尤其是心理上,面对新环境、新职业,学生总是会感到来自职位、社会地位的压力。三是攀比失衡感。刚步入社会的学生习惯拿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同一批得到职位的伙伴等作比较,看自己的收入、住房、薪水、晋升、权力、办公条件、出差出国等方面比别人好还是比别人差,优越于别人的方面常常被忽略,而不如他人的方面往往被夸大。四是情绪波动感。刚进入新的工作岗位的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耐性,工作中稍微遇到挫折,就对生活、工作等失去兴趣,情绪波动不定。青年学生进入人生的转折点,面临全新的职业时所产生的一些不适应,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很自然的反应,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过程。正确地分析其规律,进行自我心理和行为的调节,主动融入群体,尽快适应社会、适应职业要求,就可以缩短这一适应过程的时间,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职业心理和行为比较健康的社会劳动者。
(三)职业心理适应过程的规律
一是职业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成反比规律。面对一种新职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工作适应过程,包括了解知识、熟悉业务、锻炼能力、磨合人事,以至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处事原则等方面都要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和周围环境的要求等。每一个人由于自身素质、背景、阅历、能力和岗位等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心理适应性和工作适应性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它们发展的走向是成反比例的。工作上适应得越快,心理适应期反而越长。这是因为对自己职业适应越快的人,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越高,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之前,仍然会感到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不大,没有得到领导及周围同事的认可。而工作适应过程比较长的人则由于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社会、环境、责任等压力,对心理的不适应性相对弱化。因此,青年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使“职业适应”优势尽快转化为“心理优势”,克服一切不良情绪,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发挥年轻人可塑性强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用自己的“作为”争取应有的“职位”,发挥自己的心理优势和各方面的技能特长,永远持有一颗“平常心”。
二是“凸透镜”规律。对自己是凸透镜的近距离使用――过度放大自我能力和工作成绩,对别人是凸透镜的远距离使用――缩小同事及周围人的工作业绩,藐视他人成绩,并且颠倒成像。这一规律是由于青年学生在校时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不匹配,理性成熟与感性稚嫩相冲突,以及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处理个人事务和公共事务的关系,没有认识到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等原因决定的。因此,这一规律有助于社会对劳动者个体职业能力的正确评价,有助于青年学生客观分析自身的优、缺点,从“凸透镜”规律中经常反省自己,尽量克服认识的反差,减少职业心理的不适当性,从而更快地融入职业群体中。
二、不同强度的心理适应性的表现
(一)职业心理的适应性分为三个不同的强度
一是职业心理适应性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各种工作和生活压力常能化之为无形,不管外界如何千变万化,而自己始终能“游刃有余”,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能得到更多的愉快,自我感觉良好,心理比较平衡和健康。
二是职业心理适应性中等。这种适应性强度是占社会群体最大比例的一种强度,这类群体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外界事物的变化和刺激对个体的心理影响较小,对一般情形都能做出相应的适度反应,但如果事件重大,变化突兀,则适应性过程会相对拖长。对此,学生最好应预先做好各种心理准备,锻炼自己的快速适应能力。
三是职业心理适应性较差。这是大多数学生刚步入社会时经常遇到的一种职业心理适应问题,这种个体在现实中比较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往往表现为:压抑、烦躁、易怒、失望、犹豫、沮丧等心理反应,并常常伴有抑郁、失眠等生理现象。对此特点,只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冷静剖析,有意识地从心理上提高自己灵活转移、顺应时变的快速反应能力,不把自己拘囿在惯有的固定模式中,才能更好地增强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了解职业心理适应的阶段性“心理迷茫症”,对症下药,缩短职业心理适应期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至少有四个时期很容易陷入“认不清自己职业道路”的迷茫之中:第一个时期是14~22岁,在这个阶段,迷茫的主要原因是对从学校跨入社会,面临新的职业选择时心理准备不足,缺乏自信和社会经验。第二个时期是22~28岁,这时个人进入工作领域,逐渐熟悉了职业要求和周围环境,建立了初步的人际关系网,经过一个时期后,个体开始衡量组织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如工作环境、职业种类、薪金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与自己的“职业梦想”是否吻合。主要的心理疑问是:“理想和现实不相符,我是不是要重新选择”迷茫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的发展目标与组织提供的机会和职业道路不一致。第三个时期是28~35岁,这一时期是个人职业发展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个人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能独立或在别人的协助下承担一定的工作责任,能发挥并施展个人的能力,为提升或进入其他职业领域打下了基础。主要的心理疑问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自己平平庸庸,一事无成”迷茫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工作给个人心理所带来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以及对目前工作和自身现状的不满情绪。第四个时期是35―45岁,这个时期主要的心理疑问是:“自己以后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有些人可能会成为组织的管理者或咨询顾问,有的人可能一直延续自己原有的状态,继续专业研究,保持技术权威或独挡一面的地位;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要被提升承担更大的责任,可能要被组织转换到另一个横向职业领域,有的可能离开组织,重新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但在这一时期,当职业发展中各种机会呈现在面前时,很多人却不敢贸然决定,因为从个人心理上,多数人已理解了人生的有限、事业发展的艰辛、目前所拥有一切的来之不易等因素,并开始用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哲学重新衡量自己事业和家庭生活的价值取向。因此,这一时期是个人职业和心理最容易发生动摇的时期。现实生活中,个人职业生涯危机也常常发生在这一时期。
针对以上的阶段性“心理迷茫症”,正确的做法是:要首先正视所遇到的心理困惑,要认识到这些迷茫和困惑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人生职业生涯无
法逃避的现实,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在困惑阶段常常会不自觉地夸大职业中的负面因素和自身客观缺点,而忽略了一些积极、能动的因素,对自我的潜力和优势缺乏自信,这只能使自己心理更加迷茫。因此,面对现实,对症下药,自己给自己把脉,才能走出职业适应过程中的这些迷茫心理,从而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三、提高心理适应性的重要途径
(一)调整兴趣和能力的关系
由于个人的能力水平对人的活动量和活动强度有直接的影响,将关系到个人在职业生涯中能承担责任的类型、程度和压力,乃至于个人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的体力和精力。搞清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看看自己最大兴趣与最强的能力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预示着个人能出色完成所感兴趣的事情。当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完全符合自己兴趣的职业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我满足的感受。倘若兴趣大大超过能力,那就必须找到发展提高个人技能的新方法,使技能与兴趣一致;如果能力远远高于兴趣,这就意味着能轻松完成工作,但不可能长久地投入其中。因此,青年学生应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爱好,全面提升个人技能,形成较强的个人综和素质,以增强对职业的适应性。
(二)合理调适情绪
青年学生应注重个人不良情绪的调适,采取通过调整认知评价、合理宣泄、学会自慰、学会风趣幽默、学会转移与升华、学会自我暗示等心理调适手段,在各种情况下,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合理或最佳状态。在快乐、幸福、轻松、耐心、自信、无内疚感等合理情绪下,个人所做出的抉择才更理智,才会有一个更愉快、更成功的个人职业生涯。
(三)发展更合理的观念
学生在职业适应初期,之所以有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容易遇到挫折,主要是因为拥有许多不甚合理的、非理性的观念。只有改变不合理、不现实的自我认识,发展更为现实的想法、更为积极的感情,持有更健康的心理,采取更富建设性的行为,才能减少和消除职业适应过程中的诸多不适,作出更为明智和合理的决定。
(四)克服个性上的不足
一个人的个性对职业适应性有着很大的影响,个性太强或不独立,都不利于在工作中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应注意克服个性上的不足。要客观认识自己,分清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期望,协调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把握好“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竭尽全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使个性心理能更好地适应职业的发展和要求。
(五)排除性别的心理差异对职业适应性的影响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男女性别差异对职业选择范围的影响越来越小,事实上,女性感觉细腻,善于记忆,表达能力强,感情丰富;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痛苦和磨难承受力强,乐于助人,勇于牺牲;满怀希望,心境良好,心理满足程度低,善于处理复杂问题,遵守纪律,表里如一;作风简朴,决策民主等。因此,在有些职业领域,男女性别差异所形成的不同优势,两者是无法取代的。这就要求,不同性别的学生要互相扬长避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弥补劣势,排除不同性别的心理差异对职业适应性的影响。
(六)调整“自我期望”与“自我现实”之间的差距,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力求避免“追求完美主义”
“自我期望”与“自我现实”之间的目标常常会出现不一致,要善于调整两者之间的差距,以达到心态平衡。在工作中要求尽善尽美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自我为大的心理态势。这种追求“完美”之心态常常容易忽略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个性、能力、机遇等,如“自我期望”过高,与“自我现实”之间差距较大,心中所期望的目标不能实现,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出现很强的挫败感,从而失去自信,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工作和生活,进而从心理上会形成一种职业适应性很差的局面。因此,青年学生只有放弃“完美主义”心态,积极面对工作中的挫折,调整“自我期望”,确立切实可行的实际工作目标,才能在真实的职业生涯发挥自己的工作潜能,增强对职业的心理适应性。
(七)重视人际交往,讲究人际交往的艺术
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睦、融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职业心理适应性。人际交往不仅是协调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信息交流和沟通最有效的途径,而且也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需要。个体和个体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既能产生一些协作性行为,也能发生一些相互干扰及相互矛盾的行为,产生一些隔阂和误解,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及组织和个人目标的完成。而要消除这些矛盾和隔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从而使分歧得以统一,达成相互理解,形成共识。因此,青年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讲究交际艺术,除了坚持基本的原则外,还应讲究交往的方式、方法,在与人相处中,要襟怀坦白、开朗热情、诚实守信。另外,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了学会以上交际技能外,还应注意克服个性品质中不利于人际交往的一些社交障碍。
一是克服自我中心思想。自我中心者在为人处事中总是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而不替别人着想,这种人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固执己见,惟我独尊,自尊心很强,时常争强好胜,心中缺乏群体观念,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有一种偏执的表现,这是一种自我封闭式的交往,因此要尽量克服,要充分重视集体生活,有意识地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兴趣。
二是消除多疑心理。多疑者往往猜疑心很重,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不可交,对此心理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遇事不要主观臆断,先入为主,而应通过观察,结合多方信息,然后分析、判断,再得出结论,并善于对结论进行检验。其次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再次,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充满了自信,就意味着充分肯定了自己的实力,对别人就不会胡乱猜测。
三是改变孤僻人格。孤僻也就是不随和,不和群。在交往中,有的人总是与众不同,让别人难以接纳,有的孤芳自赏,自命清高;有的人性格内向,内心体验深刻,往往甘愿寂寞,凡事深藏心底。这在人际交往中是很不利的一种交往障碍,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投身到群体之中,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保持自尊,就有望抛掉清高和自卑,摆脱孤僻之苦。
四是清除自卑心理。个人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某些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或诸多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就是自卑。克服自卑心理最主要的心理素质就是要有充分的自信心,克制虚荣心理。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有一个健全的认识,既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知人之智,不要以别人为自己的惟一比较标准。
五是克服嫉妒和猜忌心理。嫉妒是破坏友谊、破坏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克服嫉妒和猜忌心理,应以竞争代替嫉妒,他人比自己强,自己心理不平衡,就化为动力,客观地分析对方的优势和自己弱势,用自己的才智和努力超过对方,以消除交际障碍对职业适应性的不良影响。
四、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对个人的工作业绩、行为方式等指标的评价体系,以合理调适个人心理,提高职业适应性。
社会和组织怎样评价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工作业绩、行为方式如何看待,组织中制定的个人发展及晋升的条件是否合理公正等,对组织中的个体的职业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个体的工作若能得到积极的评价,便会以饱满的热情、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相反,个体若对评价结果不满,担心由于人为偏差,使自己在评价中受到误解、不信任,则会产生心理负担,增加工作压力,因此,社会和组织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对个人的评价体系,让个体的才能、心理等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社会和职业氛围中得到健康的发展,提高对职业的心理适应性。
五、应注意的问题
(一)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提高学生对不同环境、不同职业的心理适应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人从事各项工作,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因此,各级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开设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及对自身和对公众健康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诚信意识、公民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如何适应社会、适应工作、适应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使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职业之间实现最佳配置。
(二)学校和社会应该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理疗工作,及时解决青年学生的心理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塞西尔.H.帕特森认为:“心理咨询是一种从心理上对人进行帮助的活动,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人员提供一定的心理气氛或条件,使咨询对象发生变化,作出选择,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且形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从而成为更好的人和社会的成员。”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及心理理疗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人的情绪,使人的心理更趋于健康,更好地投入生活和工作。
(三)青年学生应树立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
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气质、能力及所负担的角色等,如果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目标和现实之间差距太大,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因此,年轻学生应具有面对现实的挑战,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减少各种职业适应障碍,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心理学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既知道如何工作,同时又有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善用休闲时间缓解工作压力;当压力过多难以承受时,懂得寻求社会或家庭支持,以避免心理失衡。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五)青年学生应学会和善于包装自己,建立自我满足的心理优势,以适应不同的职业环境
青年学生应丰富自己的美学知识及生活常识,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场合和情况下包装自己。合适得体的包装,既符合美学原则,又给别人和自己一种愉悦的心情,使自我形象和周围环境能更好地融为一起,同时,干练得体的外表“造势”,能使自己产生心理暗示,从而增强信心,增加自我满足感,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发辉、工作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职业的发展。
(六)青年学生应不断更新、“自我充电”,加强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职业“应变弹性”和“迁移能力”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青年学生应为适应不同的职业需求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提高自己的“应变弹性”。同时,各级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在心理上的素质主要表现为能适应反差极大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对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有认同感。在能力方面主要表现为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跨职业的能力,如创造性、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的思维技能,以及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素质,学生掌握这一系列能力就可以成为富有创造性和可再培训的劳动者,使他们具有灵活性,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从而适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使自己拥有一个更加愉快、更加成功的职业生涯。